“穿戴式醫療技術與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是上海市教委於2017年授予支持建設的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也是在國內高校第一個獲批成立的穿戴式醫療技術與器械研發平臺→。研究內容聚焦人機接口技術研發、健康數據管理技術研發。建設目標是通過創新研究,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穿戴式人體信息智能辨識及調控設備。同時,跟蹤國內外先進技術,進行特殊傳感器系統實現、微環境信號傳輸👊🏿、人體行為與病理數據分析診斷等創新研究實現穿戴式醫療器械關鍵技術的突破和工程化研發。
“中心”負責人李曉歐教授,聚集了由教師、研究生組成的研發團隊20余人👁🗨,依托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相關實驗室開展科研👷🏼♀️。“中心”自成立以來🚘⛹️♀️,以人機接口硬件設計→健康數據管理軟件開發→穿戴式器械技術標準建立為鏈路,所開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探索人體信息的感知機理以及感知與智能的關系;(2)研究機器感知與智能的實現方法🛶,擴展人的感知能力;(3)開發應用於臨床機能障礙和病變自動檢測的穿戴式系統。
“中心”成立至今,承擔省部級以上縱向課題5項,橫向課題36項👨🏽⚕️,總科研經費391.7萬元。發表論文45篇,申請專利18項,授權專利4項💝,成果轉化1項🥚。同時🙆,培養碩士研究生37人,曾獲“上海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全國大學生生物醫學電子創新設計競賽一等獎。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𓀇:
(1)高性能數字化腦電監護系統
(2)卒中後認知障礙自動識別系統
(3)便攜式意識障礙刺激促醒與評估系統
(4)小型穿戴式表面肌電信號采集系統
(5)微動敏感床墊式睡眠監測系統
(6)智能安睡系統
(7)柔性可穿戴的上肢外骨骼系統
(8)一種陣列電極電刺激器
(9)融合步態檢測與避障功能的便攜行走裝置
(10)EEG-NIRS聯合檢測系統
圖1 研究框架
圖2 肌電開發案例
圖3 腦電開發案例
圖4 智能床墊開發案例